總是在坎坷的路上行走
總是讓命運穿過激流
每一次把希望還給大地
每一次把苦澀埋在心頭
走過冬夏走過春秋
多少次跋涉無言的尋求
風吹雨打永不停留

這是上世紀90年代流行的一首歌曲叫《無言的尋求》,這是他最喜歡的一首歌,這首歌不僅唱出了他的心聲,更是他民辦教育生涯的生動寫照。
在每年的兩會上,他作為省政協常委,我們總能看到他步履匆忙,來去如風,在不同的場合為民辦教師的權益、為民辦教育的發展鼓與呼!篳路藍縷辦教育,嘔心瀝血育英才。在開辟民辦教育事業的征程中,他始終奉行陶行知先生“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精神,進而升華為一種淡泊名利、勤奮耕耘、甘為孺子牛的人格力量。他把全部的心血都投入到教育工作中,成為山西民辦高等教育卓有成效的拓荒者。他,就是山西省政協常委、山西應用科技學院創始人、董事長兼校長宋興航。

追溯他與民辦教育的不解之緣,得從上世紀80年代初說起,他從當時蜚聲海外的刊授大學起步,開始了一場與民辦教育不離不棄的旅程。
1990年8月,他創辦太原市晉陽輔導中心,走上自主辦學之路。
1991年3月,所創辦學校正式定名為山西文化藝術專修學校。2001年5月,經山西省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山西文化藝術專修學院定名為山西興華職業學院,成為省內第一所國家承認學歷的全日制民辦普通高校。2014年5月16日,山西興華職業學院華麗轉身、順利升本,更名為山西應用科技學院,正式成為山西省第一所國家承認學歷的應用型民辦普通本科高校。2016年6月,山西應用科技學院被山西省政府正式確定為“應用型本科試點院?!?。2017年2月,經山西省教育廳批準,山西應用科技學院成為山西省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4月,山西應用科技學院正式通過省學位辦學士學位評審授權審核工作。




這簡單的幾個時間節點,對于宋興航來說,卻是一段不平凡的人生旅程,其間的苦辣酸甜、起承轉合、風雨兼程、忍辱負重,只有他自己能體會。
讓我們再把時間聚焦在2014年5月16日這一天,經國家教育部批準,山西應用科技學院正式成為國家首批應用型本科院校之一。一個校名的變更,不僅是辦學層次的提升,更是對未來辦學發展方向的一次指引?!皯眯汀??到底什么是“應用型”?在全國高校一片探討的轉型跨越中,宋興航先生已經圍繞“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開始了他的“應用型”探索之旅。

破 局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互聯網+”的新形勢下,無論是??平逃€是本科教育,最終目的都是要培養出德才兼備、廣受市場歡迎的應用復合型人才。宋興航先生敢為人先,與時俱進,依據他多年從事民辦教育的豐富經驗,他在本科層次的山西應用科技學院首創首開了“1+1”實驗班(1+1,第一個“1”是指學生的專業學習;第二個“1”是指在專業學習的基礎上,增加服務于創業的強能多能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 “創新、創造、創業”精神的拔尖創新型人才。為了“應用型”人才培養實驗項目的有效推進,他在百忙之中,仍然拔冗親任“1+1”實驗班總輔導員,并親自為實驗班學生講授書法課。以自己的辦學經歷和學校的發展史為案例,為學生進行創業教育,闡述學校辦學精神,提煉出了“創業十思書”。他親審培養方案,選拔品學兼優、有思想、不甘平庸、創業意識強烈的或有創業意向、正式創業的在校生為實驗班學員。實驗班課程體系分為五大模塊:人文素養+商業素養+創業教育+創業實踐+自我成長。理論教育包括寫作、書法、表達、心理、法律、國學等拓寬知識儲備,服務于創業教育;創業項目帶動包括項目申報、路演、項目培訓指導、項目扶持落地、項目跟蹤、孵化基地項目推介等,在實踐中帶動學生創業的行為,培養創業能力。同時他將“三創”精神納入教學計劃。實驗班設置創業意識培訓、創業經營管理、技能培養等課程,聘請校內外專家、企業負責人、國家級創業培訓師、優秀校友、創業成功人士等進行課堂教學、專題講座與創業教育。組織學生進行企業參觀學習與實踐。突出應用型教學,理論指導與實踐項目聯動,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創建“創業體驗平臺”,進行實戰項目驅動。班級以學生為主體成立七彩放映室進行產品營銷實戰經營、創辦“創聯工作室”、“建筑裝飾公司”等公司模擬運作平臺,并執行系統的學生創業項目服務鏈。實驗班成立一年來,指導學生制定10部創業計劃書,4個項目通過省級科研立項,跟進落實5個創業項目。4個創業項目在山西省“晉商杯”“青創杯”創業大賽中獲得良好成績。如今,“1+1”實驗班已成功運行六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要將“創新、創造、創業”的三創理念與“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嫁接,做應用型探索急先鋒,為地方乃至全國本科高校轉型發展鋪路探索。

破 題
由小及大,從探索型的“1+1”實驗班開始入手,隨后,宋興航先生開始思考,如何響應國家號召?如何滿足市場需求?如何培養出真正的應用型人才?沒有模板,沒有效仿,一切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多年辦學經驗淬煉出來的“自信、自立、自強”的精神品格發揮了作用,一切從實際出發,在確定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方向后,他大刀闊斧地開干了——在辦學方向方面:要著眼地方經濟建設,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提升師生能力為發展目標,建立緊密對接產業鏈、創新鏈的專業體系,建立學校、地區、行業、企業和社區共同參與的合作辦學、合作治理機制,真正按照社會需求,培養崗位需要的人才。在人才培養模式方面:構建“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協同育人的“雙主體”人才培養模式,制定應用技能型人才培養標準,以服務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為突破口,建立緊密對接產業鏈、創新鏈的專業體系,建立起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教學育人為中心,以提升學生能力為目標的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在專業建設方面:圍繞“一專多能、學以致用”做文章,按需重組人才培養結構和流程,著力進行專業集群建設,建立行業和用人單位專家參與的校內專業設置評議制度;圍繞產業鏈、創新鏈調整專業設置,按社會需求改造傳統專業、設立復合型新專業、形成特色鮮明的優勢專業。在課程體系建設方面:以社會經濟發展和產業技術進步驅動課程改革,加大實踐教學比例,推進校本教材編寫步伐,建立“課程超市”,切實讓學生學到真本領,實現課程設置與市場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現代職業教育與終身教育對接,構建“理實一體、工學結合”的課程體系。在隊伍建設方面:改革教師聘任制度和評價辦法,申請副高職務(職稱)評審權,增強教師銳意奮進的主動性、積極性;通過薪酬激勵+期權獎勵+福利住房等方式引進人才、留住人才;吸引招收在職技術技能人員和能工巧匠進課堂,經過五年的培養和引進,實現“雙85工程”即“雙師雙能型”占比達到85%,在校專職教師、技師比例達到85%以上。在學生出路方面:注重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能力,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造的能力,最終實現創業的目標,為學生走向社會打下扎實的專業基礎。鼓勵拔尖人才考取專業碩士,打通應用型人才上升通道。未能升學的畢業生學校通過推薦就業方式及自主創業形式,將全部負責安置就業。一番開創,幾經求索,凝練出了“自信自立自強,創新創造創業,品位品牌品質”18個字,而這18個字,正是他“拓荒精神”的核心精髓所在。

深 入
方向明確了,藍圖描繪了。具體怎么做?怎么深入?怎么提升質量?怎么強化內涵建設?宋興航校長根據國家建立中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要求,構建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實踐教學體系。他積極推進教改工作。宋校長十分重視內涵建設,狠抓教學質量,推進教改工作。按照人才培養目標,在教學模式方面,學校將過去的三元教學內容改革為“職業素質模塊”“職業基礎模塊”“應用技能模塊”“應用能力拓展模塊”“畢業實習模塊”五個模塊的教學方式,建立了自身的人才培養教學體系。他十分注重專業建設。根據社會需求,按照市場需要,積極申報新增廣受市場歡迎的專業,淘汰相關落伍專業。目前,學校開設有30個本科專業,9個??茖I,都是經受市場檢驗、廣受市場歡迎的應用型專業。他大力強化“雙師型”隊伍建設。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宋校長主要從兩個方面做了重點建設。一是在高學歷、高職稱的基礎上增加現有教師的企業工作經歷,努力把專業教師培養成“雙師型”教師,從而提高他們的職業教育能力;二是引進企業的能工巧匠作為兼職教師,他們可以擔任專業課的教學,擔任校內實訓基地或學生校外頂崗實習的技能指導,實現傳、幫、帶的實踐教學,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他十分重視實訓基地建設。在宋興航校長的帶領下,為了使學生掌握真本領,與社會零距離對接,學校投入巨資為學生在校內創造仿真的生產環境,建有建工類、管理類、財經類、藝術類、工程類等實訓室,從而使學生的“學”與“工”有機結合在一起,學生廣為受益。他親自推進課程改革。他在課程建設方面倡導打破傳統課程結構框架,構建符合職業教育特點和生產一線高素質應用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新課程體系;同時,加強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專業課程改革。重視課程建設過程中的企業參與,包括企業人員的介入、企業標準的引進、職業證書的融合等。他是教育家,也是實干家,說干就干,實踐出真知。他視教育為信仰,為教育虔誠而行。工作中,忘記吃飯是家常便飯,經常是兩個餅子就著白開水就解決了一頓午飯。為了教育,他總是雷厲風行,真抓實干,風風火火穿行在民辦教育事業之間,從不知疲累!

履 職
從2008年,他當選為山西省政協委員以來,他幾乎成了民辦教育的代言人,無論走到哪里,總是在為民辦教師的相關權益鼓與呼!他不止一次地在提案中、在會見領導過程中,為解決民辦教育自籌自支編制建言獻策,并提出可行性方案。他會為區域周邊治安環境、為街口的紅綠燈、為自動取款機便民服務、為交通擁擠、為百姓供暖、為民辦教育分類管理生存發展、為教育改革提出自己的社情民意……
他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也是一名政協常委。他為民辦教育代言,也為老百姓生活中的大情小事鼓與呼!
從事教育幾十年,他始終赤子初心,從未更改!他的年齡雖然已不再年輕,但他干事業的狀態始終如一,依然那么雷厲風行,奮勇爭先,為民辦教育事業、為培養人才、為這個國家默默地做著自己的貢獻。

未 來
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嚴雋琪同志對宋興航先生興學報國的辦學之路這樣說:多少青春和錢財都獻給了教育事業,這是很不容易的,我們民進中能涌現出來這樣一位會員,我們都特別驕傲。全國人大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王佐書同志說:宋興航先生所創辦的學校不僅為國家培養人才,我更看重的它是一所扶貧的學校,它是為老百姓造福的學校。山西省原副省長張平在參觀了他創辦的校區后,語重心長地說:任重道遠,大有可為!國家督學、云南省人民政府參事、原云南省教育廳廳長羅崇敏參觀學校后,深情地說:這所學校的歷史就是一部創業史,宋興航校長就是一本勵志書!宋興航有著深深的“教育報國”夢想和情懷。對于未來,對于他摯愛并傾注了大半生心血的民辦教育事業,他仍踏踏實實、兢兢業業、認認真真踐行著他的人生誓言。我們就用《宋興航詩詞散文作品選》中的一首詩《我們的理想》作為結尾一起共勉吧~~